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研究

中国学术评价标准的国际化

——“中俄学术与期刊评价标准互认机制”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时间:2022-01-10
分享到:

随着中俄两国学术交流的深入,两国学者相互之间发表论文也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提高两国学术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打破西方以SCI、SSCI为主的评价标准,有必要探索中俄两国学术与期刊评价的互认机制。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以下简称“俄欧亚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以下简称“评价院”)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于北京时间12月24日下午15:00主办了“中俄学术与期刊评价标准互认机制”工作会议。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会议形式举行,会议语言为中文和俄文。会议由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项目副主任克谢尼娅·库兹明娜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所和评价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评价数据研究室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视频会议现场

克谢尼娅·库兹明娜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项目副主任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执行主席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以普京总统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契机,2022年俄中两国高层次学术交流会议将会更加频繁。随后,他介绍了两国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领域的合作研究情况,并指出推动两国学术发展需要建立学术与期刊评价的互认机制,特别是在西方主流评价的环境下,需要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建立符合两国科研特点和规律的学术评价标准,推动学术成果互认,提高两国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以此促进两国学者的学术研究交流与项目合作。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执行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孙壮志所长为大会致辞。他认为两国都特别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学术期刊是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术传播、展示、交流的工具和平台,期刊评价体系和标准对学者的科研管理与评价至关重要。同时,随着中俄两国学术交流合作的加深,在两国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断增加,并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两国学者都迫切希望建立两国学术与期刊评价标准的互认体系,对两国学者的成果进行合理评价与奖励。

孙壮志认为召开中俄学术与期刊评价互认会议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是通过项目合作和期刊评价研究的交流,以及期刊评价标准与体系的互认,促进两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提升两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质量;第二是通过期刊评价交流与互认,有助于提高两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特别是通过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共同努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学术垄断与话语霸权,以及期刊评价标准的单一性,探索符合中俄两国学术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发出中俄两国学者的声音,形成中俄学术评价的国际影响力。最后,他希望中俄两国的评价机构能尽快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两国期刊评价的互认。

孙壮志 俄欧亚所所长

评价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林波在致辞中介绍了全球期刊及评价的发展趋势。全球人文社科期刊发展呈现了数字化、集中化、浅阅读等趋势。从国际期刊评价来看,《旧金山宣言》反对滥用期刊影响因子,《莱顿宣言》提出评价科研应该遵循的十条原则,其中原则之一就是量化评价应当辅助而不是取代定性的专家评估。从国内期刊评价来看,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对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学术评价活动提出破SCI,破唯论文等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次中俄两国学术评价互认机制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动中俄两国期刊评价结果互认,促进双方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高双方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荆林波 评价院党委书记、院长

会议第二阶段是专家主题发言。俄罗斯科学院中央经济数学研究所所长阿利别尔特·巴赫季津先生在发言中认为,中俄两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很多方面,但一些前沿技术的学术发表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在欧美国家的数据库系统发表,需要建立自己的期刊数据库。学术与期刊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是两国评价标准互认的重要环节,他呼吁两国携手在文章发表和数据库系统建设方面努力,建立两国自己的期刊论文数据库,并对两国学者学术成果进行评价。

阿利别尔特·巴赫季津 俄罗斯科学院中央经济数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林波主旨发言中介绍了评价院的基本情况。他首先介绍了评价院的组织架构、人员情况和主要工作,并指出评价院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标准、组织评价、检查监督、保障质量和科研诚信”;评价院的组织目标是建立一套中国社会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积极搭建学术平台,推动学术标准国际化。在数据库建设方面,评价院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涵盖了2000多种学术期刊。之后,他具体介绍了评价院期刊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四年一次的期刊评价报告、学科期刊评价报告、期刊特色化发展报告、每年一次的社科评价日论坛、期刊评价的厦门共识,以及AMI期刊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国家标准等。在智库评价方面,发布了全球和中国智库评价报告,形成智库评价的太原共识。最后,他介绍了评价院的科研诚信、公共政策评估和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并和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荆林波 评价院党委书记、院长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太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罗蒙诺夫先生认为目前国际上主流数据库如SSCI和Scopus对非英文期刊的收录有限,中俄两国的一些期刊,尤其是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没有被这两个数据库收录,这就导致中俄两国很多学者在对方国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自己国家不能被很好地评价,这不但影响了中俄两国学者合作研究,也不利于提高中俄两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中俄两国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期刊评价标准。中国的AMI期刊评价体系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非常高质量的评价标准,他建议俄罗斯科教部可以使用AMI等级对俄罗斯学者发表中文期刊的评价,促进两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两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

亚历山大·罗蒙诺夫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太研究中心主任

评价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主任苏金燕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期刊评价及其影响现状”的报告。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中俄两国期刊评价成果互认的意义:一是,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中国的AMI期刊评价结果在中俄互认中比较适用。之后,她介绍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四大期刊评价机构,并对比分析了评价院期刊评价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在组织保障、科研基础、标准引领、评价范围、语种类型、评价周期、制度建设、结果适用性等方面具有中俄互认优势。

苏金燕 评价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主任

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东方学院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先生认为学术期刊在学者发文和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既需要理论性强的期刊,也需要具有实践性和应用型研究的期刊,需要在期刊评价领域建立中俄两国联合研究和发表机制。现在理工科联合研究和发表已经很成熟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需要加强联合研究,支持一些发表联合研究的期刊发展,比如《中俄研究》《远东问题》。通过大学合作、项目合作、论坛会议、互访等方式加深中俄两国的联合研究与合作。

安德烈·卡尔涅耶夫 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东方学院院长

俄欧亚所编辑部主任李中海介绍了《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和《欧亚经济》两本中俄研究相关期刊发展特点:第一,地区国别类期刊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地区国别学也成为一级学科,在期刊评价中应对地区国别类期刊和国际政治类期刊区别对待;第二,AMI期刊评价体系比较科学,兼顾了引用率和同行评议的因素;第三,对期刊评价互认应以官方对官方为原则,以鼓励学术交流为原则,打破西方的学术垄断。

李中海 俄欧亚所编辑部主任

第三阶段是双方代表研讨阶段。双方与会代表就中俄期刊评价互认事宜进行研讨。在会议自由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专家纷纷对期刊评价互认的意义、工作的推进方式、数据库建设与使用、学术交流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最后,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执行主席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和俄欧亚所副所长庞大鹏为大会作了总结,并对与会专家表达了新年的祝福。

本次俄欧亚所、评价院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举办的“中俄学术与期刊评价标准互认机制”工作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评价要立足中国,走向世界,虽然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特别是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借鉴了不少西方国家的方法,对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在国际学术评价标准和话语体系建设中,缺乏中俄两国的声音、因素和影响力。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中俄两国要携手并肩,在制定适合自己国家学术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合作,力争在国际学术评价界发出中俄两国的声音。

庞大鹏 俄欧亚所副所长

评价院会议现场

 

撰 稿: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 王雅静 耿海英

 

 

 

电话:010-85195172 业务推广:010-85195172 E-mail:casspingjia@163.com

Copyright ©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